close

廢妻是一位職能治療師,我們的醫療專業讓我們知道如何「好好生活」,在我們開始摸索執行減廢生活這一年來,廢妻也慢慢悟出一些減廢生活的哲學~這次希望帶大家從醫療專業看減廢生活對身心健康的益處!


我們在第一場講座中有分享到減廢帶來的十大心理訓練

  

https://prezi.com/xnctt-v8cxrb

對,哈哈,字很小,直接點連結進去看比較完整唷!


今天要特別講其中一點,執行環保減廢需要一個很重要的能力,問題解決能力,這也是我們在開始練習「減廢生活」之後,默默提升的一個生活能力。


在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「問題」,問題有大有小,有簡單有困難,大如人生十字路口要跟誰結婚 要找什麼工作,小到早餐要配紅茶還綠茶~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去「解決」,而把處理各種問題所需要的「能力」集合起來就成為我們提到的「問題解決能力」。


「問題解決」是一段心理活動的歷程, 一個人在面對一個複雜的、變動的問題時,能否勇敢的、負責的、有效能的、成功的解決問題,是個人生活裡很重要的「能力」。


怎麼說執行環保減廢會提升我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呢?

🤨🤨🤨


提供幾個例子:

1.珍奶不用吸管,怎麼喝?

2.擤鼻涕沒有衛生紙,怎麼辦?

3.飯糰不用塑膠袋裝,怎麼辦?

4.去菜市場買魚、買蕃茄、買蛋,不拿塑膠袋怎麼做?

5.廚房洗碗刷壞了,但不想買塑膠製品,可以怎麼做?

6.不買塑膠瓶塑膠袋裝的洗髮精,怎麼做?

7.尿尿不用衛生紙擦,怎麼做?

8.午餐要如何避免任何塑膠包裝盒袋?

9.衣服破了怎麼辦?家裡沒有針線怎麼辦?如何達到不買新衣服、不買針線包、也不把這件衣服丟掉變垃圾?

10.去不熟的餐廳點餐,如何避免拿到任何免洗餐具、醬料碟、吸管、面紙或紙巾?


也許,你每一題都能找到一個解決策略;《單一解決方案》

試問,你能否每一題都找出五種解決策略呢?《多元解決方案》

再問,你能否每天都做到這十點呢?《持之以恆好運用的解決方案》


現在是社會資訊爆炸的年代⋯我們夫妻30歲,我們的爸媽約60歲,而我們的孩子還沒出生,光是一個差30年的世代~處理事情的策略已經大有改變了!


以前廢妻超會記憶電話,根本是家中電話簿!現在有了手機,腦袋中大概只剩印象深刻的30組號碼而已吧。我敢肯定,那腦袋中多出來沒用的記憶體⋯並未記得更多東西。《刻意練習》一書中已經清楚的告訴我們,記憶是需要 #記憶策略 與訓練的,現在的人習慣依賴3C提醒,早已大大失去記憶優勢了⋯


除了記憶,我們還喪失了不少能力⋯

試著觀察一下現在的人通常怎麼處理問題?

1.孩子:玩具壞了丟掉?找爸媽?拿別的/新的?

2.年輕世代:遇到問題第一個反應—Google Facebook Instagram...

3.多數人:找地址導航。

4.家長:孩子出問題找老師都老師責任?孩子哭鬧打完罵完塞3C迷昏孩子?

5.因為一點點挫折(被主管唸、被家人唸、被情人唸)就放棄的人甚至自傷的人⋯


面對這些情況,廢妻在職能治療領域做的是:

1.用一種玩具跟孩子玩,要能變出五種十種玩法,才能讓孩子嘗試接觸並發展更多遊戲玩法,未來擁有更廣的類化能力、更能靈活思考不受侷限。


然後,我們鼓勵孩子透過各種嘗試自己修理玩具,修好是成功經驗,下次壞掉他就能自己解決;修不好沒關係,支持他繼續探索~發展試誤學習技能,以後會越挫越勇、擁有更多解決問題的策略。


2.鼓勵孩子和青少年戒除只用3C搜尋答案因為尚未擁有足夠經驗和抉擇判斷能力,可能從過量資訊中吸收錯誤內容而不自知;又如人際關係的處理是無法3C得到完美解答的,更何況答案往往需要彈性調整且隨時更改;


最重要的是若解決策略只是被搜尋出來的,可能因為只是片面擷取訊息,可能是經驗才知道困難處...總而言之只搜尋是難以習得此項問題解決策略的。例如:看別人減肥很簡單,但實際模仿運動或飲食策略未必有用;當鍵盤醫生搜尋症狀找療法很容易,但實際上人體太複雜未必是我們一相情願就能對症下藥解決症狀的...


3.導航的發明讓我們探索更廣,但也因為依賴而讓我們建構方向感的能力逐漸弱化,甚至因為使用導航而忽略更多道路上的訊息(觀察能力、注意力)。刻意練習研究證實倫敦的計程車司機擁有最強大的海馬迴,因為倫敦道路之複雜度之高,以至於計程車證照是需要路考從AB有幾種路線&怎麼最快⋯導航答案未必贏經驗老道的司機啊。


4.家長這最頭痛⋯可能因為家長自己缺乏同理能力,所以不曉得孩子遇到什麼問題、猜不到孩子為何哭鬧;可能因為自己缺乏足夠玩樂能力,不知道如何用手指頭可以遊戲、用衛生紙可以遊戲,所以只能靠3C跟孩子玩;可能因為缺乏耐心,所以打罵最快,順便公告大家「我有在管教」;可能因為缺乏引導能力、不知道如何轉移注意力、甚至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辦,所以直接跳過(逃避),甚至最後只能一味選擇滿足孩子的不合理需求⋯


5.在精神科病房有越來越多人是因為事件壓力而住院,人際壓力、工作壓力、家庭壓力、課業壓力⋯對心理健康有足夠認知因此知道就醫看診求助是好的,但漸漸地發現其實除了疾病因素影響,很多人其實嚴重缺乏了所謂的「壓力調適能力」,碰上了壓力只能退縮。這也是一種問題解決能力。


壓力調適首先要「察覺壓力源」,有些人在這就卡關了,否認壓力、沒辦法從生理狀況看見壓力、說不出壓力源;察覺壓力源之後,若是事件壓力則需要有一個步驟是「面對問題,嘗試解決」,然而現在大多數人操作表現通常低於口語表現,缺乏足夠的生活經驗,就像我自己帶過的實習學生,大四了沒進廚房煮過東西、不知道怎麼裝釘書針、很多甚至不太會做家事⋯當生活經驗越少越單純,其實就已經可以預期到當這群人面對問題時,生出一個解決策略就有障礙,何況要生出三個以上⋯。


那會怎樣?遇到a解決了a,但遇到b不知道怎麼把a經驗類化應用,好一點的狀況是,於是需要花上更多心力解決⋯然而糟糕一點就會變成直接放棄、自責、自傷、怪罪環境、怪罪別人⋯




長篇論述之後,哈哈,那到底為什麼做環保可以增加我們的問題解決能力?


就像前面舉的10個例子,當你平常因應的方式被限制住了,(例如手邊沒衛生紙,但快要流鼻水了)、(例如世界上只有耗盡,無法再生產任何的塑膠製品時)、(當你知道塑膠製品對於人類和地球的危害,你想要遠離塑膠時)⋯你不會活在恐懼跟焦慮之下,因為你還有其他方式可以因應!


不要讓你的生活被方便(單一問題解決策略)綁住!

因為方便,雖然達到了結果,但可能卻會因此不曉得過程的困難。

在便利商店就可以買到美食,但卻不知道現在的雞蛋和蔬菜價格,跑去自助餐廳抱怨很貴⋯

網拍購物很簡單,但沒有網路時完全不曉得生活周遭的購物資源,知道使用,但壞了不知道如何修理⋯

Google大神很厲害,但不知道如何辨別資訊正確與否,可能也查不到執行過程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、怎麼解決⋯


現在社會也還有一個現象,人們很喜歡花錢去學習,但其實很多的學習其實是有可能自學的。


找個老師學習雖然比較快,但是自學卻能學到更多相關經驗,學習忍耐挫折,學習嘗試錯誤,學習如何尋求方向,學習找身邊的資源⋯


而,執行環保策略,往往必須受到各種限制,可能為了節省資源(電力)而必須勞心勞力(爬樓梯);可能為了避免不使用傷害環境的物品(油漆)而必須使用最傳統麻煩的方式執行(灰泥);可能為了避免不製造垃圾(塑膠牙刷)而是用相對高價的產品(竹牙刷)⋯


以下提供問題解決六大步驟給大家

 


1.發現問題

   看見塑膠袋塞滿鯨魚肚

2.確定問題

   知道塑膠造成嚴重破壞

3.形成策略

   不拿塑膠袋、不買塑膠製品⋯

4.執行實現

   自備購物袋、找自然材質製品⋯

5.整合成果&6.推廣運用

   知道哪裡購物可以減少塑膠製品,推薦更多人減少使用塑膠製品⋯


把每個減廢活動拆開分析來看,其實讓可以我們慢下來分析每個細節,找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,同時也讓我們擁有更多元的解決策略,在生活事件上擁有更廣更有彈性的視野觀點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減廢夫妻修理人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