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#減廢醫療

這幾天看到了成大醫院決定週六關診的新聞⋯身為醫療人員的廢妻自然可以很快理解這個做法背後龐大的壓力。


我想分享的是,

我的咖啡啟蒙老師說過一句話,「生病又如何,反正習慣了交給醫療處理⋯」,我頓住了,反思自己是這樣嗎?


在「醫生的腦袋(臺灣翻譯:醫生的邏輯,病人的觀點」一書中,正是嚴重點出這問題,我們太習慣" 將自己健康的問題推給環境、推給遺傳,把照顧健康的責任跟義務推給一個素昧平生的陌生人(醫療人員)。"


你覺得這段話有沒有問題嗎?


如果你覺得合理,那就該擔心了!


健康問題,始終都是自己的責任與義務。


外表光鮮亮麗,會積極保養,然後積極添購各式各樣的保養品~但是吃進去的,煙、酒、成份未清楚的麻辣鍋、含12顆方糖的手搖飲、劣質茶品咖啡、油炸、重口味多調味的沒加食不下嚥的、大量肉品燒烤、過量的海鮮⋯怎麼忘記了內在保養呢?因為短期內看不到太大的變化,忽視了長期累積下來的毒素影響性,短視近利,只考慮只在乎只能注意到「鏡子上看到的虛像」。


不在乎身心內在保養就算了,更淒涼的是全盤接受廣告中那些「掛著健康保健目的」的保健品、化妝品,大多數的店家網路商店甚至直銷也會告訴你,喔!因為現在人體缺乏A~所以要你補充A,怕你不相信還會準備很多乍看之下的「科學根據」⋯但跟大家分享一個觀念,健康食品跟藥品最大的差別在於~藥品有經過人體試驗、而健康食品不用(頂多做動物試驗),為的是責任承擔劃分⋯然後保健食品是健康人吃的,生病的功能退化的該吃的是藥品。


就別提有些「專家」既不是藥師、也不是營養師、更完全與健康照護扯不上邊。


憑什麼醫療揹著要把病「完全治癒」的壓力,而我們自己卻不用為自己長久惡習負責?


話題拉回成大關週六診,臺灣醫療過度廉價的結果就是醫護過勞再處理慢性輕中症狀病患,每個病患花一兩個小時排隊只能分配到短短300秒,真正重症&真正需要醫療資源的弱勢在醫療資源中,能得到多少關照的眼神?照護資源?


減廢醫療怎麼做?

多多感受自己的「身心」吧!身為醫療人員的廢妻最近才領悟,原來很多人根本不是不在意健康,而是「感受不到」甚至「不曉得」什麼叫做「身體&心理健康同樣重要」,這是我們長期社會文化的共業與相關教育的缺乏,我們從小唸書拼工作,卻嚴重缺乏對自己身體和心理足夠的瞭解,不懂得為心錨找一個安定的力量,只知道騙讚尋求關心尋求肯定尋求偽認同⋯不知道滿足現況、珍惜擁有,只知道計較別人擁有的比你多、只知道埋怨上帝對你不夠好⋯不知道做什麼才能真正且持久的平靜,只知道用食物跟購物填補空虛⋯不曉得從小學習對自己身心健康負責的重要性,只知道把學業顧好⋯


身為「人」都該多少涉獵一些健康書籍,現在科普教育越來越親近了應該不難取得,但要減少只使用網路當「鍵盤醫生」去瞭解自己的健康,網路資訊太雜亂、太多斷章取義了。


1.增加各種經驗,

喜歡的要、不喜歡的更要,增廣見聞可以讓你增加你的「容忍度」,學習「接受」、「包容」、「理解」;在這過程也會因為接觸因為嘗試,認識各類專長各類性格的人,都是在人生歷程提升的好機會,縱使經驗不好也會學到教訓、學到下次避免的辦法,千萬別逃避。


2.增加自己的問題解決策略,

其實跟上一點很像,但重點就是將眼界放得更廣、讓每一個問題都有100種解決的方式,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比較不會因為遇到困難或挫折就放棄或逃避,而是更能帶著山不轉路轉的調適能力,去面對一個問題。壓力來了,不是只有單純舒壓就夠了,而是應該增加自己的抗壓性還有抗壓的策略⋯建議遇到問題的時候,去翻閱三本以上相關書籍,你遇到的問題,別人都遇過甚至寫成書了,就去看看別人怎麼實際的進行吧! (不要只看單純勵志、單純叫你看開一點&休息一下的書,這些始終不會解決你的壓力跟你的問題,否則壓力早就不會這麼大了)


3.增加自己對身體心理的掌控能力和瞭解,

舉例:生氣。知道自己為什麼生氣的原因脈絡、知道自己生氣的時候會有哪些表現跟行為、知道自己什麼狀態會生氣⋯不要只知道自己「在生氣」,甚至根本不曉得自己「已經在生氣」。


舉例:腰酸背痛。感受一下疼痛的位置、範圍有多大、疼痛的方式(抽痛、刺痛、酸痛、麻痛等)、疼痛的時間點(季節&早午晚)、疼痛持續多久了、開始疼痛的前因後果、感受一下自己是在什麼姿勢下才疼痛、自己的情緒狀況(很多疼痛都是伴著憂鬱跟焦慮情緒發生的)⋯可以的話,把以上資訊都收集到再去看醫生,更好的話,先去翻閱疼痛相關「書籍」,看醫生時瞭解病因,看完醫生之後針對此病因去瞭解藥物效果、藥物副作用、藥物以外的「正常 非偏方」治療方法(飲食、運動、職能治療、物理治療等),並持續感受自己疼痛的狀況、持續進行相關治療、吸收相關疼痛資訊~這一整個都有做到才算對自己的身心健康「有負責」啊!


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這裡,減廢夫妻謝謝你耐著性子看完,希望大家不論看完與否~我們都邀請你分享你的想法看法,讓我們知道這樣的文章能有多少實質回饋及幫助,若論述不好或有反面意見也歡迎你直接告訴我們,讓我們一起更好、更能做好減廢醫療!謝謝~

回到臉書討論區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wlifemender/posts/2038555686385915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減廢夫妻修理人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